融资的环境影响
气候风险压力测试
近年来,中信银行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全行气候风险管理认知水平,积极探索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方法,密切关注气候风险管理先进方法和实践成果,与咨询机构开展沟通,科学提升气候风险量化水平。
2024年压力测试采用“自上而下”的压力情景传导方式,通过选定气候环境风险压力情景、构建银行承压指标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传导模型、明确压力情景下各入模指标的预测值,测算得到不同压力情景下的承压指标结果。
(一)压力测试对象
行业对象: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在绿色银行自评价指标中提供的八大高碳行业目录,我行筛选了贷款规模前三位的钢铁、石化、化工行业作为压力测试行业对象。
承压对象:钢铁、石化、化工行业不良率。
(二)压力情景
将NGFS无序延迟转型和温室世界现行政策作为压力情景。
(三)压力测试模型
宏观压力测试采用多元回归模型。通过寻找宏观指标与承压对象(如不良率NPL)的关系,以logit转换后的NPL为因变量,宏观因素为自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四)压力测试目标年份
根据我国“双碳”战略碳达峰工作安排,同时结合监管和同业实践经验,选择碳达峰目标年份2030年作为压力测试目标年份。
(五)压力测试结果
整体来看,2030压力年三个行业不良率较2024年均呈下降趋势。钢铁行业2030年的不良率相比2024年底保持基本稳定,风险状况在可控范围之内。石化、化工行业的不良率相比2024年底呈下降趋势。分行业看,钢铁和石化行业延迟转型情景下的不良率比现行政策情景低。化工行业延迟转型情景下的不良率比现行政策情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