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的环境影响
ESG触发因素和风险升级流程
本行ESG尽职调查过程中触发风险升级管理的因素包括负面舆情、环境影响、治理架构缺陷、监管处罚通报、第三方ESG评估或评级变化等情况。情境主要包括:
· 外部ESG评级情况及行业排名;
· 近三年内受到与污染排放相关的法律行为的次数;
· 近三年内发生的生产事故事件;
· 近三年内涉及产品和服务质量、健康与安全影响的经证实的投诉事件;
· 经确认的腐败事件和采取的行动;
· 其他负面事件,如:股份减持、股份质押异常、行政处罚、高管违法、关联企业等问题。
当触发以上风险升级因素后,本行将通过补充调查方式进一步检查异常情况,并强化风险防控措施。坚持“环保一票否决制”,对ESG风险较高的客户,在用信前提条件中明确必须落实环保达标要求;针对已发放贷款,持续加强ESG风险贷后管理和预警管理,在贷后检查指标中设置ESG相关指标,在预警管理系统中设置环保处罚预警信号,由系统自动监测推送至贷后管理人核实处理;若发生重大ESG风险,本行将采取提前宣布贷款到期、压降贷款、调整资产风险分类等措施,多措并举防范ESG风险。
针对涉及ESG风险的重大信息,本行根据风险性质和严重程度,分析判断后,制定风险处置策略,采取进一步调查、调整授信方案、增加风险缓释措施、压缩存量业务等风险管控措施,督导实施并跟踪结果。对于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和监管要求、违法违规且尚未完成整改、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为环保警示或环保不良企业、因环境与气候原因涉诉且可能对企业造成较大不利影响、政府主管部门要求关停以及其他存在重大环境与气候风险的客户和项目,实施“环保一票否决制”,不得信贷准入。
本行风险升级管理案例 |
案例 |
在为某能源集团提供综合融资服务期间,本行监测到该集团旗下煤矿发生瓦斯爆燃,导致人员伤亡。在监测到相关事件后,由总行向分行发布风险提示函,由分行对该集团授信开展全面风险排查,判断该事故对集团经营及本行授信的影响,在及时提示该集团存在ESG风险的同时,持续跟踪事件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