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
科技金融赋能江苏科创:中信银行的“硬核”答卷
- 2025-08-27 19:15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金融支持,是科创企业破浪前行的“助推器”。中信银行深耕江苏创新沃土,依托中信集团“金融全牌照、实业广覆盖”综合优势,构建起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体系,在“卡脖子”技术攻关、企业多元融资、产融生态构建三大领域精准发力,为助力江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交上一份“硬核”答卷。
图为南京分行受邀参加2025年江苏省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对接会并作为重要金融机构代表参与重大发布
破局“卡脖子”:60亿银团助力晶圆企业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带动产业集群升级
在半导体产业国产化攻坚的关键时期,每一步突破都有金融在背后“硬核”支撑。在徐州,一家晶圆制造企业正全力推进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工作,亟需资金支持以加快技术攻关和产线建设。这不仅是企业面临的实际困境,更是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关键堵点。
中信银行南京分行得知企业需求后迅速行动,组建60亿元银团贷款,依托中信股权投资联盟,联动中信证券旗下金石投资提供融资配套,形成“债权+股权”立体化支持方案,不仅帮助企业攻克12英寸硅片的核心技术难关,更推动其产品顺利通过中芯国际等国际龙头企业认证。如今,该企业年产12英寸硅片超360万颗,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控、工业机器人等高端领域,更带动江苏省内5家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半导体产业集群。
这一实践,正是中信银行聚焦半导体等关键领域、助力“卡脖子”技术突破的缩影。通过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优化审批流程、创新金融产品,中信银行正让更多科技企业在产业链核心环节“站得稳、走得远、守得牢”。
激活“软实力”:2000万贷款破解轻资产困局, “小巨人”登陆新三板
“有技术、有专利,却因没抵押物贷不到钱”——这是众多“轻资产、重技术”科技企业的共同烦恼。南京一家为《神话:悟空》提供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手握30项专利,却因缺乏传统抵押物陷入融资困境,研发成果转化的脚步被迫放缓。
中信银行南京分行打破传统信贷思维,创新推出以“技术价值”为核心的授信评价体系:产品经理化身“玩家+金融人”,深入理解企业技术逻辑,运用“长三角积分卡”审批模式,将企业的研发投入、专利价值、市场前景等“软实力”转化为可量化的融资依据,最终为企业量身定制2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方案。 不仅如此,分行运用中信金控投行子委江苏区域分会平台机制,引入集团综合金融服务资源,助力企业成功登陆新三板创新层,实现“技术突围”到“资本进阶”的关键跨越。如今,这种“以技术评信用、以创新定额度”的模式,正成为中信银行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加速器”,助力更多“藏在实验室里的技术”走向市场。
织密“生态圈”:“股贷债保”联动护航, 陪伴企业从初创到上市
科技型企业的成长,从来不是“单点突破”,而是需要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立足这一需求,中信银行南京分行贯彻落实集团科技金融行动方案,深度联动区域内金融机构,整合“商行+投行+私行+投资+智库”服务能力,在江苏地区打造“中信江苏股权投资生态圈”,系统构建“股权+债权”双向协同、“融资+服务”一体融合的全周期支持机制,形成“资金有保障、发展有陪伴”的服务闭环。
在常州,一家化工技术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生态圈提供“全链条服务”的代表:中信银行南京分行联合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国安等机构,为企业提供从固定资产贷款、战略投资,到IPO保荐、产业链合作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终护航企业成功登陆北交所,完成从“技术领先夯实发展根基”到“资本赋能驱动跨越增长”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中信江苏股权投资生态圈”已覆盖半导体、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通过定期举办产融对接活动、引入政府引导基金、建立起“融资-投资-退出-再循环”资本闭环,形成“股-贷-债-保”联动服务矩阵,帮助科技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都能找到适配的金融支持。
秉持“一个中信、一个客户”的服务理念,中信银行正以专业化、体系化综合服务,成为区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金融引擎”。未来,中信银行将持续深化科技金融创新,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向科创一线,助力江苏在全球产业创新格局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